查看: 159|回复: 0

足球队实行“部队制”管理很有必要

[复制链接]

4

主题

5

帖子

13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13
发表于 2023-3-16 14:25:4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3月4日,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。全国政协委员、河北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彦明提出,中国足球振兴刻不容缓。高彦明认为,足球是全世界最有代表性和最具影响力的体育运动。改革开放40多年来,我国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,但中国男足的整体水平不进反退。他提出,中国男足的问题已经到了必须高度重视的时候,提议将振兴足球事业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,建议省级和国家队可以实行“部队制”训练管理。高彦明还表示,历史经验证明,在中国,只要国家重视、人民支持,就没有办不成的事。坚信经过卧薪尝胆、励精图治的砺炼,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强烈国家意识、思想正派、作风顽强、技术优秀、水平超群的铁军式的足球队伍。
高委员的建议,应该说比较出乎人们的意料。在留言区,没有很多网友对此嘲讽,但也没有很多的赞赏,大多以围观心态不置可否。只是有人从“部队制”管理和足球发展规律是否冲突提出一些异议。仔细思考,我倒觉得高委员的建议很有价值,相关人士不妨对其进行更广泛、更深入的探讨。
提高我国总体足球水平,当然要尊重足球规律。但是纵观这些年中国足球的发展道路,我们也不难看到,尊重足球规律也存在一个是否知行合一的问题。换句话说,认识到足球的发展规律是一回事,是否有勇气、有动力坚定不移按照规律走下去,又是另一回事。这就像股市里的有些股民一样,明明知道熊市里不能天天满仓,可就是管不住自己的手,总在幻想自己最后一次的判断是正确的,熊市里哪怕有一只股票上涨,也必然是自己持仓的这一支,最终在不断的非理性操作中,资金被无情地蚕食。想想这些年的中国足球,谁都知道“逐级完善青训体系,做大足球人口基数,职业联赛良性循环”是足球发展的必然规律,可是这人人皆知的规律,在国家及省级层面上,什么时候被真正落到了实处?之所以知行不一,还不是因为整个圈子无可救药的浮躁?还不是总有寻找捷径的侥幸心理吗?
高委员提出的足球队实行“部队制”管理,其初衷当然不是用出操跑步来代替足球训练,也不是以“义务兵”的方式来解决足球运动员的待遇问题。其主要诉求,在于通过“部队制”管理,使球员的战斗作风培养、意志品质锤炼、守正遵纪自觉等精神力量上,有一个很大提升。以此入手,逐渐打造出一支国家和集体荣誉感极强、既崇尚英雄主义又有团队意识的铁军式足球队伍。
足球队实行“部队制”管理,高委员只提到了省级和国家队可以实行。但众所周知,自从1994年实行了足球职业化以来,省级足球队其实已经不存在了。但是“部队制”管理的思路,却完全可以在一些范例引导下,在职业俱乐部推开。这是因为,在“部队制”管理和球员待遇二者之间,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——俱乐部依照合同,对球员实行“部队制”的约束;球员在与俱乐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,按照能力、贡献,再比照行情拿工资,都是天经地义的;更何况只要有了全新环境的东风,各俱乐部对于打造足球铁军的渴望,恐怕比国家队更为迫切。
足球队实行“部队制”管理,更深层的意义,还在于利用“部队制”这一新的抓手,倒逼足球的体制机制创新。高委员还提出,要成立“国家足球领导小组”,充分发挥制度优势。这个建议,笔者尤其赞许。因为只有这样,多年的浮躁思维以及高层统领力度不足、措施的系统化不够、执行的连贯性不强等短板,才能就此补齐。也只有这样,才能彻底治愈我们在足球发展规律面前知行不一的顽疾,使中国足球发展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