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
收藏本站
开启辅助访问
切换到窄版
用户名
Email
自动登录
找回密码
密码
登录
立即注册
论坛
BBS
篮球
足球
乒乓球
网球
桌球
健身
快捷导航
搜索
搜索
热搜:
活动
交友
discuz
本版
帖子
用户
戴因网
»
论坛
›
戴因体育
›
健身
›
健身房的无人化服务探索
返回列表
查看:
117
|
回复:
0
健身房的无人化服务探索
[复制链接]
探索外太空的秘密
探索外太空的秘密
当前离线
积分
10
3
主题
4
帖子
10
积分
新手上路
新手上路, 积分 10,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 积分
新手上路, 积分 10,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 积分
积分
10
发消息
发表于 2022-9-22 10:01:44
|
显示全部楼层
|
阅读模式
作者/马老师
编辑/马老师的小小编辑部
在服务行业中,资本最看好的、能做大的项目,通常都是标准化程度高、可复制程度高的项目。
比如
不依赖医生的医院可以做大;
不依赖厨师的餐厅可以做大;
所以,自然
大家也会思考一个方向:
不依赖教练的健身房是什么样的模式。
今晚我会从三个探索方向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:
▄
共享健身房的概念
这个在前几年还是大家经常提起的一个话题。
但慢慢的,我们听到的还是很少了。我之前也分享过我的观点,共享健身房之所以做不下去,或者说挣不到钱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模式的本身。而是在中国当今市场,是没有那么多需求客户的基数的。
■来源:ZISHI MAX 【重庆龙湖店】群
到目前为止,中国的付费健身人口渗透率,仍然只能在5%左右,这个数据只是美国的1/4,英国的1/3,即便是日本,也只是它的1/2。但这些数据只是一个很浅的表象,国内健身行业的发展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在过去的这20年里,其实也会有一些弯弯绕绕的路。对用户运营的重视,还并未成为行业馆主的主流意识。
所以这5%,质量也很差。
共享健身房面对的客群是:“自律的用户”绝不是小白用户,因为他就算进去也不知道器械如何使用,这和俱乐部场所把器械区开放出来,面临的是一样的问题。
但问题就在于,我们的城市里,哪有那么多自律的用户,超级猩猩在做团课之前,做的就是共享健身仓,但这个概念很快也跑死了。之所以演变成现在的模式,也是因为意识到这一点,在当今国内,做健身商业化,是必须要有“人味”的。
■来源:ZISHI MAX 【重庆龙湖店】群
▄
无人值守的概念
这个概念还是流行于,付费团课开始之后。用户在上课的时候,有教练带领。只不过这家门店是几乎没有服务人员的,自助购买下单、自助扫码入场、换了衣服参加训练 然后训练完了换好衣服自己离开。
拿我们自己的春熙路店举例,在上课高峰期,两个厅在满员负载状态下,同一时段开课容纳将近40人,意味着两节课交替时是会在这个,200多平的空间,里有80人 自助的跟随服务流程,并且不能出错。
其实想想,能做到这一点也是很不可思议的。这需要从线上系统到线下智能硬件和教练完美配合才可以做到。
但!这些是美好的一面
很多人就只看到这美好的一面,省去了人工,省去了多少部门人员,连成交下单都是自助的。
那他的问题在哪里呢?
还是那个问题:“人味”。
■来源:ZISHI MAX【重庆龙湖店】群
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:“太佛系了”。用户自助下单,当然帮我们节省了很多问题,包括成本,但大家可以想一下,高客单价的产品。
比如大课包,更多其实是需要人去推动和销售,所以我们可以说按次付费是一种模式上是优势,也可以说是模式上的一种缺点,但这背后主要的原因是,无人值守。
所以我都是很客观的给很多朋友建议,如果你并不是在一线城市,也并不是以操课作为主打。
那么请一定慎重“按次付费”,取而代之的是“按次扣费”。也不要认为无人值守很酷,如果你真不是缺人,一定要有人。
■来源:ZISHI MAX【重庆龙湖店】群
特别是非一线城市
为什么一线城市可以这么做呢?两个原因:
1.因为人工成本大;
2.健身人口基数大;
我们店上也经常发生这种场景:路过的用户想进去看看,没有人带他参观,更别说向他介绍和销售了。
这样的佛系,我不建议大家模仿。
▄
科技替代教练
很多朋友都知道我们自己的课程,是需要配合一套叫做 训练辅助屏幕的智能硬件,来进行的。
■视频来源:马老师日记分享群
https://www.zhihu.com/video/1555665070436077568
也有人经常问做这套系统,是希望替代教练吗?我之前也分享过这个问题。
实际上我们的想法并不是想要替代教练,而是解放出教练,让教练在一对多的场景中更好地去服务用户。
正式发布|超猩剧幕 SUPERMONKEY META
超级猩猩今天正式发布了超猩剧幕,这个店在深圳,前段时间我们也去体验过。
加入科技的元素,设计场景不只有会所的装修设计,更囊括了包含声、光、热、电、力在内的一切物理学变化,对应的科技创新也必然会带来优质体验,产生积极健身行为。
但实际,这样的概念并不是新鲜的,这样一个产品研发费用是超过400万,而这样一个操厅的投入就已经超过60w了。
而实际体验如何呢?
我只能客观地讲,并没有那么惊艳,具体感受可能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了。但毕竟这是一个探索的方向,而对于整个超级猩猩的基本盘而言,这个项目可能连第二曲线都算不上,仅仅是围绕着“做更酷的健身房”,极致化下的产物。
■视频来源:马老师日记分享群
https://www.zhihu.com/video/1555666530653941760
这是我们去年测试的一个项目:沉浸式环幕健身空间
大家看着视频可能挺酷,但实际体验,我觉得和超级猩猩的剧幕体验类似,并没有太大惊艳。
我们针对这个产品做的最多的反馈建议,其实并不在于产品科技化地位、功能性上的设计。如果要去教练化,并不是要去“人味”,所以游戏化、互动性、甚至很多直播玩法、元宇宙玩法,是需要消化成内容,融入其中的。并且背后需要打造一套完整的社群运营模式,可能就需要在用户中寻找活跃份子做“领课IP”,这些都是可以探索的方向。
回复
使用道具
举报
返回列表
高级模式
B
Color
Image
Link
Quote
Code
Smilies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
登录
|
立即注册
本版积分规则
发表回复
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快速回复
返回顶部
返回列表